最近大學畢業,回到家裡住,我多了很多時間能彌補這四年和我爸媽缺少的溝通以及陪伴,尤其是我媽。而這半年的回到家裡,我突然意識到大學這四年的歷練,似乎能讓我以不同的角度切入我的家庭之中。隨著我的歸來,我發現我的父母似乎不像以往的平合,以「更年期到來」為名的不安定感在我的父母中瀰漫著。他們爭吵的時間以過往20年沒見過的頻率發生著,他們之中的關係平衡似乎如同不平衡的天秤傾斜著。

許是我的膽子和神經在大學四年內沒被磨掉,反而愈來愈粗吧。我當下厚著臉皮,揣著我的愛情經驗,去找兩老好好聊一聊,到底他們對於彼此愛情的想法是什麼,而他們對於彼此在意的點是什麼。

 

過程中,我發現一個重點,在一個穩定、和諧的家庭生活中,兩人各自的興趣培養以及個人經營,反倒是另一種重要的關係穩定要素。當我聽到我媽提出「假使一個人有75年的生命,前25年是為自己經營,快樂的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;而25歲到50歲則是為家庭奉獻的年華,把孩子養大、將家庭穩定、健全的過下去是這段時間的唯一目標;那麼,再來的25年,她希望可以回到25歲前快樂的人生。」時,我整個人有點被震撼到,原來這段家庭生活中,我們不小心忽視了我母親想追求自我這個部分,已經這麼得久了。

根據智榮基金會的研究報告-樂樂活大解析的報告中指出,現在的初老族(意指大約年齡趨於50-65歲的人)大多擁有一定的教育水平,可以說是將是台灣高知識水準的高齡者第一代。因此他們大多在人生目標和生活追求上,比起以往的高齡者會更多元,在追求自身成長、自主生活的需求也會打破我們對於以往高齡者「安分在家,含飴弄孫」的既定印象。某方面說,我母親發生的現象,或許是未來我們都會碰到以及需要關注的,他將趨於普遍。

 

我想可能讀者們或多或少都有聽過一些情況,是關於現在高齡夫妻離婚率比起年輕夫妻還要高;或是有人訪問一對夫妻,下輩子是否仍願意繼續情緣、結為夫妻,而很多答案令人錯愕的是:通常老公會非常願意,而老婆的答案通常則是否定的,並表達,自己對於目前這段感情有著疲憊感。

一直以來,我母親為了家庭所做的犧牲以及全心投入,絕對是所有人都讚嘆且不否定的,雖說我和我妹在我母親的教導下,可能不是學業以及成就上最頂端的佼佼者,但是為人以及處事,都能看出在這世代中,仍難得可貴的同理以及心善。而母親自己本身所擁有的堅韌以及知性,也是我縱貫目前初老族中,少見的優秀。所以當我母親提出說她希望可以活出自我時,我意識到我們家庭的一個轉捩點以隨著我和妹妹的成長,悄然到來。而能夠讓彼此在家庭生活、夫妻關係以及自我成長中找到一個平衡點,將是考驗一個家庭能否和諧走下去一個很重要的關鍵,甚至嚴格來說,是一對夫妻能否仍有穩定的伴侶關係,好好的白頭到偕老很重要的關鍵之一。

 

面臨這段時間,身為子女的我做出的選擇是多傾聽我雙方的想法後,鼓勵雙方做出改變。比如;我的母親覺得她需要小旅行,抒發她在家中時承擔責任的壓力以及看似不變的生活。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,聽著我母親想要再讀研究所,我也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。面對著每位家人都在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的過渡期中,互相的了解以及調適絕對是一個家庭這時候最重要的任務!

當然,母親的職務稍微放下,意指我們其他家人給思考與討論如何銜接以及完成,我也仍在思考自己能為家庭帶來什麼,這點我們全家仍在學習中。對於在一個正值找工作、又需要需考未來人生真正想要過的生活的我,還真的是一個不小挑戰。不過,我想這或是也是我現階段需要練習的另一個課題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瀨壎 的頭像
    瀨壎

    宅宅文青鼠

    瀨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